诸葛亮谋害了大都督周瑜-绝对不是!
介绍周瑜:英雄还是阴谋下的牺牲品?
历史,是那由人类一笔一划书写的壮丽篇章。而在这波澜壮阔的舞台上,总有那么几个英雄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成为后世传颂的传奇。三国时期的周瑜,便是其中之一。
长久以来,受戏剧小说影响,周瑜被塑造成一个心胸狭隘的形象,甚至被描绘成被诸葛亮所气死的悲剧英雄。真正的历史并非如此。周瑜出身名门,家世显赫,良好的文化修养使他精通音律,甚至在宴席之上,一曲有误,他即刻察觉,这就是“曲有误,周郎顾”的由来。
这位英雄人物的志向并不止于音律,他的目标是平定天下。他投靠孙氏兄弟,与其并肩作战,成为孙策的主要倚重力量。孙策去世后,周瑜继续拥护孙权,为树立其权威、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权对周瑜敬重有加,能够让他登堂入室,拜会母亲,可见周瑜在孙权心中的地位。
周瑜是个能在关键时刻起决断作用的人。当孙权面临重大决策时,他总是能一锤定音。这样一个本该继续大放异彩的人,却在赤壁之战仅两年后,年仅三十六岁便病逝于巴丘,令人惋惜之余,不禁好奇其死因究竟为何?
官方说法是“箭创崩裂”,也就是死于伤口感染。但这一说法仔细推敲之下,疑团重重。有人推测,周瑜可能是死于政治斗争,遭人暗算。在当时,周瑜位高权重,是孙吴集团的实权人物,谁敢向他伸出黑手?莫非是孙权?
看上去,这似乎有点自毁长城。但根据当时的政治格局,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孙权为何要对周瑜下手?这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从内部来说,随着孙权权力的稳固,他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班子,像周瑜这样的前朝臣子,必须退出核心圈子。而从外部来看,周瑜与孙权在未来之路怎么走的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这也是导致他们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周瑜的政治宏图才是真正的生命线。他的西行伐蜀计划,因中途死去而半途而废。此后,讨伐益州的提议便再无人提及。相对于周瑜个人的生命,他的政治宏图才是人们更关心的焦点。可以说,正是孙权终结了周瑜的性命,至于周瑜本人的死因,相对而言,已显得无足轻重了。
周瑜是一位英雄人物,他在三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真实的周瑜究竟如何?我们只能从史书中寻找线索。这位英雄的命运令人感慨万分的同时引人深思: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能否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