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黄牛票将被遏止!
近年来,演唱会票务市场的乱象愈演愈烈,“黄牛”票泛滥成灾,票价被哄抬到离谱的程度。从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到无数其他表演活动,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好消息是,由中国表演行业协会牵头草拟的《表演票务服务与技巧典型》即将于8月19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针对表演票务行业的规范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国内表演票务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长期以来,票务市场的混乱与“黄牛”的存在息息相关。这一现象不仅仅让许多观众深受其害,也让整个表演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那些哄抬票价、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票务市场运转。如今,《典型》的实行将有效打击“黄牛”的存在空间,梳理票务市场的混乱现象。
《典型》的出台是基于表演票务行业长期存在的多重票务体系共存的局面。从巨大的交易平台如大麦、保利、猫眼等到地区性的票务公司,再到自有票务体系的剧院,甚至那些掌握了一定表演资源却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小型公司,数量众多。这种局面导致了票务市场的信息极度不透明,缺乏统一的标准,已经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滋生了许多不合理的索票和“黄牛”倒票等乱象。
新标准将着重处理一致世界表演票务的实质、规格、编码、创造等基础要求。每张表演票的编码都将具备全球一致标准,包括表演场所、场次、类型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将实行对全球表演票务商场数据进行采集和有效监管。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也将看到官方给出的“表演票房”真实数据。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得到了头部票务企业如大麦、保利、猫眼等的大力支持。从立项开始,他们全程参与,为国内表演行业的第一部票务典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一标准不仅是国内表演行业首部真实的票务典型,也是全球范围内表演行业首部真实的票务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实行还将为商家在售演进项目提供真实稳定的数据分析前提。编码可以迅速进行大数据筛查,方便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演出产品销售情况。未来,所有“出票体系”都必须纳入全球一致的票务信息管理平台,并进行行业标准化认证。
这一变革无疑为观众带来了福音,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黄牛”哄抬票价,可以更加公平地购买到心仪的演出票。这也为表演行业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我们期待在行业标准化的推动下,表演行业能够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