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大型船棺墓群 进一步
四川成都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一片沉睡已久的古老土地正在向我们揭开春秋战国时期的神秘面纱。一场考古之旅在此启程,近二百座船棺墓群在历史的深处悄然现身。这是一座闪耀着古蜀文明的璀璨宝库,青铜器的出土更是令人瞩目。
跟随记者的脚步,我们走进这片时空交错的考古现场。大大小小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密集分布,仿佛一幅历史的画卷铺陈开来。其中,最大的M154号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漆黑的船棺躺在深邃的墓坑内,透露着深沉的历史气息。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在此辛勤发掘,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墓群的历史价值。王天佑领队介绍,M154号墓坑深达2.3米,船棺长6.1米,宽1米,其中的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令人惊叹。漆木器的纹饰特征、铜印章的符号特征与商业街船棺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商业街船棺墓葬被认为是战国早期的古蜀王墓,我们有理由推测,双元村的这座大墓的主人也有着尊贵的身份。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更多的惊喜不断呈现。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了180座墓葬,规模之大令人惊叹。这些墓葬的年代跨度长达200多年,从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出土的随葬品丰富多彩,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玉石器等一应俱全。其中,青铜器的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纹饰之精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青白江区博物馆,我们有幸目睹了这些青铜器的风采。鼎、壶、敦、钪,戈、钺、剑、矛等各式器具琳琅满目,形制优美、花纹绚丽,让人不禁对古蜀文明的丰富多彩心生敬意。更有少量青铜容器与楚文化风格相近,其中的一件青铜盏更是展现了当时精湛的制造工艺。
这次出土的青铜器纹饰大部分为巴蜀文化中的常见纹饰,包括蝉纹、虎纹、龙纹等,由此可以判断墓葬的年代大部分在秦灭巴蜀以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刘雨茂表示,此次发掘填补了成都周边地区春秋时期船棺葬的空白,对于研究古蜀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现的船棺墓群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也为研究古代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丧葬习俗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交融等提供了重要资料。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古蜀文明的辉煌与辉煌之后的沉寂。这是一次历史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发现与介绍。(原文标题:成都惊现春秋战国时期大型船棺墓群 进一步揭开古蜀文明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