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为什么敢有胆量称帝 看看他手下的将领就知
在古代的英雄传奇中,有一部英勇人物层出不穷的壮丽史诗,你们听过吗?
在《演义》这部辉煌的历史大作中,一幕让人心潮澎湃的场景浮现眼前。当时,十八路诸侯联手对抗强敌,威猛的华雄前来叫阵。诸侯们纷纷派出麾下的将领迎战。这时,太守韩馥满怀信心地表示:“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话音刚落,潘凤便被华雄斩杀。英雄豪杰的慨叹随之响起:“可惜吾上将不在,若有一人在,何惧华雄!”
今天我们要扒一扒的,不是袁绍麾下的颜良、文丑、又或是其他的骁勇将领,而是袁术这股势力。究竟袁术手下有哪些英勇的将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历史的长河。
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袁术手下的武将纪灵。说起纪灵,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辕门射戟的故事。当时,袁术夺取了徐州,刘备驻扎在小沛。袁术派遣大将纪灵带领三万军队攻打刘备。吕布考虑到若刘备被灭,自己也会被袁术吞并,于是出面为两家求和,这才有了辕门射戟这一历史典故。纪灵的武艺虽史书上未有过多记载,但能被袁术交付三万军队的任务,其在军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除了纪灵,袁术还有四大阵亡的将领——桥蕤、乐就、李丰、梁纲。当袁术被曹操和袁绍的联军打败后,他退到淮南地区,占据扬州以寻求发展。桥蕤被袁术封为大将,但在一场与曹操的战斗中,四人皆被斩杀。
还有一位将领叫张勋,他与桥蕤同被封为大将。袁术称帝后,派他们带兵讨伐徐州的吕布,但不幸战败。另外一位将领刘勋曾任职庐江太守,在江淮一带颇为猖狂。在袁术被灭后,他独木难支,最终被人用计吞并。刘勋后来投靠了曹操,其手下的重要谋士刘晔也加入了曹操的阵营。
说到袁术的武将阵容,或许有人会觉得并不强大。那么,袁术是否就没有像样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呢?答案是有的。他的谋士名叫阎象,担任袁术的主簿。据《三国志》记载,阎象曾劝谏袁术不要轻率称帝。他用周文王虽然拥有强大的势力,但仍向殷称臣的故事来劝诫袁术。袁术并未听从他的建议,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
除了武将和谋士,袁术还有一些文臣,如杨弘、韩胤等。韩胤曾出使吕布,杨弘则任职长史。这七大“猛将”和三大“智囊”的存在,让袁术自认为有了称帝的资本。历史告诉我们,过于自信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成功。
袁术手下虽有一批英勇的将领和聪明的谋士,但他最终仍未能成就大业。这也许是历史的定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