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那么强,为何战国时期没有越国呢?
自周王室东迁后,其势力日渐衰微,无法再控制诸侯。强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彼此东征西讨,出现了数位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历史的车轮驶向战国时代,诸侯国间的矛盾愈发尖锐,灭国战争愈发频繁,最终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即战国七雄。
关于春秋五霸的具体人选,后世专家众说纷纭。但无可争议的是,春秋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当属越国,称霸一时。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经过二十年的奋斗,消灭了吴国,北上渡过淮河,在徐州与诸侯会盟。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至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越国为何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呢?史书记载,越兵曾横行于江、淮东部,诸侯纷纷祝贺,号称霸主。是因为越国的实力变弱了吗?并非如此。实际上,自越王勾践去世后,越国的实力持续上升,直至越王朱勾时期达到顶峰。
当时,晋国陷入内乱,几个豪族相互征战;齐国也有被取代的危险;而近邻吴国在遭受一次打击后,仍处于恢复阶段。越国在越王翳之后陷入长时间的内乱,国力持续衰弱,国都也不断南迁。从勾践时期的琅铘(如今的青岛附近)到吴地(如今的苏州),再到会稽(如今的绍兴),越国中心的南迁表明其已无力参与中原的战争。越国偏安东南一角享受了七十年的安逸,但齐国和楚国却趁机崛起,压缩越国的生存空间。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活跃的七个诸侯国,实力强大的宋、鲁、中山等国都有机会跻身其中。显然,越国的实力并不弱,但它之所以未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非仅因其实力不足。春秋时期,越国所在的浙江地区是山区,虽不利于产量,但这也使得越国相对独立于中原诸侯国。吴王和越王勾践的霸主地位,既源于自身强大,也得益于晋、齐等传奇强国的内乱。
另一方面,越国在吞并吴国后实力大增,吸收了大量吴国贵族,这虽然带来了好处但也引发了党派之争,加剧了越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连续几代的弑君事件导致越国实力逐渐衰弱。
战国七雄与其他诸侯国的区别不仅在于被秦国灭掉,更在于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法,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增强。越国地处东南,与西部的秦国有相似之处。如果越国能推行变法并吸取人才,或许能在这里取得成功。越国没有秦国的地理优势,如果不能及时变革并吸收人才,最终将被齐国和楚国吞并,无法跻身战国七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