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结构、填写说明及示例模板
一、评价表构成概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细致描绘。该表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基础信息: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班级及学期等。
2. 评价维度:
道德品质:考量学生的礼貌待人、校规遵守、集体荣誉感和劳动意识等方面。
学业发展:评估学生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在各个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的表现。
身心发展:记录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如篮球社团的活跃程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
审美素养:反映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情况,如绘画和手工,并允许上传相关作品图片。
劳动与社会实践:详细记录学生的家务劳动参与情况、社区服务经历以及生产劳动体验,如厨房实践等。
3. 评分等级:通常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或者采用具体的分值,如10分制。
二、填写要求详解
1. 客观真实:
任职经历(如班干部、课代表等)和奖惩情况需如实填写,无则明确标注“无”。
劳动与社会实践部分的填写需基于实际参与情况,杜绝虚构。
2. 多主体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引入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确保评价的全面性。
3. 证明材料:
为增强评价表的可信度,可以附上活动照片、获奖证书、手抄报等证明材料。
4. 成长寄语:
家长寄语部分建议采用“三明治法则”,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表达期望。
三、注意事项提示
1. 避免空白项:对于评价表中的“参考范围”类目,如爱国活动和传统文化体验,需具体描述,不可简单标注“无”。
2. 关注动态更新:部分省份(如山东)的综合素质评价与升学紧密相关,因此需提前规划填写内容。
3. 格式规范:严格按照学校提供的模板填写,确保格式正确,避免档案错误。
四、示例模板展示(部分)
以下是评价表的部分示例模板:
| 评价要素 | 评价内容(示例) | 自评 | 家长评 | 教师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