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讯:索尼m35h怎么样 索尼m35h测评
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但我们也没有太多时间去了解,只能依靠看一些测评来选择一件适合自己的智能手机。今天电脑维修网小编要说的既是索尼m35h的测评,电脑维修网小编从各个方面都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索尼m35h也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手机,各位读者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那下面就跟电脑维修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索尼m35h的测评吧。
一、4.6英寸 尺寸适中
(资料图片)
纵观2013年,大屏手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大屏手机在一方面已不单单只成为用户的通讯设备,它的附加功能充分的满足了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但在另一方面,大屏手机的不方便携带性也成为其致命的硬伤。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自己的大屏旗舰手机的,索尼依旧走着自己特立独行的路线。M35h搭载4.6英寸显示屏虽然淹没在大屏手机中,,值得强调的是,4.6英寸的手掌舒适度却在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从这一方面来说,索尼在M35h中端市场的地位是非常准确的。
索尼M35h配备4.6英寸的720P显示屏,搭载了索尼第二代Mobile Bravia Engine技术,处理器则使用了高通MSM8960T双核处理器,主频为1.7Ghz,相比之前的MSM8960提升的主要方面在于GPU图形上,升级到了Adreno320,而此前的MSM8960为Adreno225,这也使得MSM8960T的图形处理器和高通四核APQ8064的保持一致,图形性能表现优良。因其屏幕TFT材质的缘故,屏幕泛白现象的硬伤依旧存在。
二、经典设计 透明带回归
众所周知,索尼去年创新设计的“透明带”让索尼LT26i一炮走红,这是索尼在工业设计上的一项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颠覆了手机外观设计。今年上半年的旗舰Xperia Z L36h并没有加入透明带这一时尚因素,因而让一部分用户有了小小的遗憾。
在M35h身上,我们又看到了“透明带”这一经典的工业设计的回归。不得不说,透明带的回归设计是众望所归,在一定程度上也引领了新一轮的工业设计的理念。,无可厚非,这也成为了索尼SP M35h的最大亮点以及卖点。
三、磨砂后壳 手感舒适
我想,索尼M36h的双面玻璃设计带给用户的美感自不必说,但机身背后的玻璃设计虽然美观大气,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成为了“指纹收集器”。M35h并没有沿袭L36h的双面玻璃的绝美设计,磨砂后壳的设计孕育而出。
磨砂后壳与手掌的贴合度自不必说,有点防滑效果且不会很硌手,M35h配备了800万像素主摄像头,使用索尼Exmor RS影像 传感器 ,支持HDR拍照,支持全景拍摄模式,支持1080p视频拍摄,还内置了33种不同的场景模式。闪光灯与降噪麦克风垂直排列在摄像头下方,而扬声器的位置则在摄像头左侧,这样的设计确实是不多见,不过对于所以整个机身背部看起来也更加简洁和一体化。
四、机身细节 另一种美
索尼M35h采用铝制机身边框设计,使机身四周看起来更富有立体感,时尚中又不缺乏质感。索尼在工业设计上的实力不容小觑。机身大部分按键都设计在右侧,包括金属纽扣设计的电源键、音量调节键以及实体拍照键。按键手感还算不错。
除了透明带设计的经典回归,在M35h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今年的创新设计——纽扣设计的电源键。可以说,这与透明带的设计结合的相得益彰。机身左侧单单设计了MicroUSB接口。这个USB口除了支持常规的数据传输外,还支持MHL电视输出功能以及OTG连接U盘功能。3.5mm耳机标准接也像以往被安放在机身上端。作为日系血统的索尼, 挂绳 设计一直是其的保留项目,,这次索尼M35h取消了挂绳的设计,这点小遗憾,不知道在下部机器上会不会回归。
说了这么多关于索尼m35h的测评资料,索尼作为国际上的很出名手机厂家,而索尼旗下手机也是比较独特,无论是外观还是一些特性都是其他厂商学不来的,比如它的防水特性也是很不错的,外观就更不用说了,双玻璃特质更是很舒服的设计,不过也要因人而异,电脑维修网小编是很喜欢的。综合起来看,索尼m35h是十分值得入手的。
笔记本电脑维修
- 智能制造和自动化哪个好 智能制造和智能制造工
- 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怎
- 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汽车方面
- 智能家居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未来发展方向
-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农业上的应
- ai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ai的应用现状是什么样的
- 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 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哪些行业 未来人工智能能否
-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
- 人工智能产品创业项目 人工智能创业计划
- 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认
- 家用智能锁哪个性价比最高
-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人工智能对教育发
- 全球最先进智能机器人 最先进的机器人
- 如何检测自己的智商多少 如何测出自己的智商是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