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移动电源怎么样 (小米充电宝10000Ah 22.5W
记得雷总在一次发布会上说过,市面上只有两种移动电源,一种是小米移动电源,另一个是假的小米移动电源,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小米移动电源已经深入人心,在市面上的占有率极大,随着手机充电充电技术的升级,手机充电技术从最初的5W充电,升级成了现在的120W快充。小米移动电源的充电速度也一直在升级,从最初的5W充电,升级到了18W,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小米最新推出的22.5W 快充版移动电源。
这款小米移动电源22.5W 快充版的额定电量为10000mAh,电量适中,可以满足手机多次的充电需求。支持Type-C双向快充, 22.5W MAX单口输出,4.5小时即可充满,3口输出的10000mAh充电宝,支持PD、QC3+等多种快充协议,支持三部设备充电,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Sitch、手环等主流设备充电。在安全方面,内置智能USB充电控制器,采用多重保护设计,支持温度保护,防短路,防过充,防过流等保护措施。
这款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在包装上,延续了的小米移动电源的包装风格,包装盒为白色调,包装盒正面印有产品图像,包装盒右上角印有品牌logo, 下方印有10000mAh的电量,在包装盒的背面印有产品的基本参数。
打开产品包装后,里面放有小米充电宝,一本说明书以及一根Type-C的充电线,这算是充电宝的标配了。
这款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外观延续了小米充电宝以往的设计风格,整体呈长方形,两侧圆润过度,外壳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外壳,经久耐用,不易磨损,手感舒适,充电宝的尺寸为147.8×73.9 ×15.3 mm,和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手机尺寸差不多。
这款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有三个接口,三个输出接口:两个USB-A和Type-C,输出为(两个USB-A)5V---3A 9V---2.23A,12V--1.67A 10V--2.25A MAX;( Type-C)5V---3A9V---2.23A,12V--1.67A 10V---2.25A MAX;(三口)5V--3A。USB-A 和 USB-C 接口支持单口 22.5W 功率输出,可以为三个设备进行充电。
这款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支持PD、QC3+等多种快充协议,最大支持22.5W MAX的充电功率 ,使用这款充电宝给我的红米Note8充电,充电时显示快充,充电50分钟,可以充电百分之60左右,比普通的10W充电宝充电要快很多,充电宝自充满电,可以为红米Note8充电1.6次左右。
这款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有两个USB-A以及一个Type-C共三个接口,两个USB-A接口和一个Type-C接口可输出,其中USB-A接口和Type-C接口最大支持22.5W快充,使用两个接口给两台设备充电,充电速度影响也不大,还是能保持快充功率,在外出使用的时候,甚至可以为三台设备一起充电,出门带一个充电宝就够了,为我们减轻了外出的负担。
我们在使用充电宝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在给充电宝自身充电的时候,总感觉要充很久,才能充满,充电速度很慢,这次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的Type-C接口支持双向快充,给移动电源充电最大支持22.5W,自充仅需4.5小时,在充电宝里自充速度算是很快的。
在安全方面,小米充电宝也做了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内置了智能USB充电控制器,采用多重保护设计,即使发生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也可以轻松应对,为电子设备提供可靠保障。
这款小米充电宝10000mAh 22.5W,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充电快,最高支持22.5W MAX 快充,给手机充电最快可以达到22.5W MAX,还支持Type-C双向快充,除了给手机等设备快快以外,还能为自身提供快速充电,4.5小时就能充满,使用方便。如果外出需要充电的设备比较多时,带一个充电宝就够了,最多可以为3个设备充电,满足我不同的充电需求。
笔记本电脑维修
- 智能制造和自动化哪个好 智能制造和智能制造工
- 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怎
- 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汽车方面
- 智能家居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未来发展方向
-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农业上的应
- ai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ai的应用现状是什么样的
- 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 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哪些行业 未来人工智能能否
-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
- 人工智能产品创业项目 人工智能创业计划
- 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认识 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认
- 家用智能锁哪个性价比最高
-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人工智能对教育发
- 全球最先进智能机器人 最先进的机器人
- 如何检测自己的智商多少 如何测出自己的智商是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